吐鲁番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144
作者
张玉萍 [1 ,2 ]
瓦哈甫哈力克 [1 ,2 ]
党建华 [1 ]
邓宝山 [1 ]
王冉 [2 ]
机构
[1] 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吐鲁番地区; 旅游—经济—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函数;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4.04.051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20202 ;
摘要
根据吐鲁番2001—2011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各指标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个指标的相关权重,以此构建了相关的综合评价函数,并引入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吐鲁番地区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地区在2001—2011年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类型以旅游超前发展型逐步转变为以经济超前发展型为主,由三者基本协调状态转为旅游与经济的发展超出了生态环境承受阈值范围的状态,其耦合协调关系处于颉颃状态,生态环境成为制约耦合协调度提高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安市人地关系协调状态评价及动态预测 [J].
尚海龙 ;
潘玉君 .
人文地理, 2013, 28 (02) :104-110+90
[2]   环渤海地区经济与海洋环境的耦合度研究 [J].
纪建悦 ;
于富洋 ;
方胜民 .
海洋环境科学, 2012, (06) :847-850
[3]   区域旅游产业与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以东部十省(市)为例 [J].
姜嫣 ;
马耀峰 ;
高楠 ;
王永明 .
华东经济管理, 2012, 26 (11) :47-50
[4]   哈尔滨市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J].
轩福华 ;
孙静 ;
武海涛 .
对外经贸, 2012, (09) :77-79+120
[5]   基于低碳视角下区域经济-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李阳 ;
魏峰群 .
陕西农业科学, 2012, 58 (05) :199-202
[6]   广东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J].
钟霞 ;
刘毅华 .
热带地理, 2012, 32 (05) :568-574
[7]   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刘定惠 ;
杨永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7) :892-896
[8]   内蒙古旅游—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J].
杨智勇 ;
吕君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32 (03) :73-78+57
[9]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J].
生延超 ;
钟志平 .
旅游学刊, 2009, 24 (08) :23-29
[10]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廖重斌 .
热带地理, 1999, (02)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