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安全格局变动研究

被引:74
作者
邹健 [1 ,2 ]
龙花楼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土地集约利用; 粮耕弹性系数; 粮食生产; 安全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326.11 [粮食作物];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农业统计数据,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动态格局,构建"粮耕弹性系数"来反映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生产的互动关系。揭示出:①耕地投入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资源严重流失给粮食生产安全带来的压力;②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由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普遍性提升局面,并随着经济发展程度及其增长速率由东南沿海向内陆递减,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速率也呈现由东南沿海向内陆梯级递减态势,同时这种提升态势将随着时间和经济发展而出现由沿海地区向内地的推移;③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不断提升,并不一定会带来粮食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耕地集约利用增长的边际效用递减特性,使得在经济较发达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安全的保障已逐步由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转向了耕地面积的保护,由此导致耕地资源的数量成为了左右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这也为当今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目标和战略提供了现实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66 / 137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测度方法 [J].
李秀彬 ;
朱会义 ;
谈明洪 ;
辛良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6) :12-17
[2]   现阶段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辛良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907-915
[3]   论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J].
耿玉环 ;
张建军 ;
田明中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 (10) :906-909
[4]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新疆为例 [J].
吕晓 ;
李振波 ;
刘新平 ;
朱亚夫 .
新疆农垦经济, 2007, (09) :30-33
[5]   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以吉林中西部地区为例 [J].
石淑芹 ;
陈佑启 ;
姚艳敏 ;
李志斌 ;
何英彬 .
资源科学, 2007, (05) :143-149
[6]   济南市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J].
姚慧敏 ;
张凤荣 ;
张锡金 ;
朱振林 ;
隋学艳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8) :448-452
[7]   中国耕地数量变化的突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J].
孙燕 ;
林振山 ;
刘会玉 .
资源科学, 2006, (05) :57-61
[8]   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J].
刘正山 .
财经科学, 2006, (07) :89-95
[9]   1980年以来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J].
刘成武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6, (02) :139-145
[10]   基于生产成本的中国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特征 [J].
刘成武 ;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