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法官当“人”看——兼论程序失灵现象及其补救

被引:16
作者
兰荣杰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程序失灵; 理想主义; 功利主义; 社会人; 经济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中国司法审判中程序失灵现象泛滥的根本原因之一,即在于部分诉讼立法和管理规则与法官作为"人"的本性相冲突,要么没有合理关照法官的正当利益诉求,要么对法官滥用权力的冲动防范不足。一个必要的改进方向,就是正视法官作为"社会人"和"经济人"的本质,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引导法官将自利行为与司法公正融为一体,将制度规范内化为法官的自主行为,从而最终实现制度与行动者的协调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被协调的正义——详解政法委书记兼任公安局长[J]. 申欣旺.中国新闻周刊. 2010(11)
[4]   刑事程序失灵问题的初步研究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07, (06) :141-156
[5]   中国刑事案卷制度研究——以证据案卷为重心 [J].
左卫民 .
法学研究, 2007, (06) :94-114
[6]   程序异化的法社会学考察论纲(上篇)——以刑事冤案和刑事司法程序为视角 [J].
王永杰 .
政治与法律, 2007, (03) :127-132
[7]   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06, (04) :63-79
[8]   业务考评制度与刑事法治 [J].
黄维智 .
社会科学研究, 2006, (02) :85-94
[9]   刑事诉讼的经济分析 [J].
左卫民 .
法学研究, 2005, (04) :122-132
[10]   历史与现实交困中的案件请示制度 [J].
万毅 .
法学, 2005, (02) :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