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产业转移的要素变化与现实表征

被引:17
作者
何龙斌
机构
[1] 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地区经济; 产业转移; 要素流动; 四大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通过对2000~2010年我国各省(区、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的研究,揭示我国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地区区际产业转移的一些基本规律。研究表明,我国四大地区产业转移表现为除东北地区单向转出外,其余地区均为相互转移,汽车、纺织、电子、钢铁产业向东部转入,能源、化工及资源型产业从东部转出;化工、家电、饮料向中部地区转入,纺织、能源、电子产业从中部转出;化工、能源、建材及资源类产业向西部转入,纺织、家电、钢铁产业从西部转出。从净流量来看,表现为其他地区向西部转移。这些规律并不完全遵循经典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而且在产业转移中还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建议从国家层面对产业转移进行统筹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四川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措施研究 [J].
罗钰 .
经济体制改革, 2012, (02) :58-61
[2]   环境规制、区际产业转移与污染避难所效应——基于省级面板Poisson模型的实证分析 [J].
魏玮 ;
毕超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 (08) :69-75
[3]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J].
何龙斌 .
经济纵横, 2009, (09) :55-58
[4]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探究 [J].
马子红 ;
胡洪斌 .
生产力研究, 2009, (13) :141-143
[5]   产业转移研究有关争议及评论 [J].
戴宏伟 .
中国经济问题, 2008, (03) :3-9
[6]   论东部产业集群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对传统“梯度转移”理论的一种质疑 [J].
刘艳 .
经济问题探索, 2004, (01) :22-25
[7]   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 [J].
魏后凯 .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3, (04) :11-15
[8]   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相应政策建议 [J].
陈刚 ;
张解放 .
华东经济管理, 2001, (02) :24-26
[9]  
跨世纪整合:粤港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J]. 王先庆.商学论坛.广东商学院学报. 1997(02)
[10]  
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 中华书局 , 陈建军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