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出血性脑梗塞30例临床观察
被引:7
作者:
刘婷婷
机构:
[1]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来源: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塞;
发病原因;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出血性脑梗塞的病因有:心源性脑栓塞14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6例,其他原因2例,好发于颈内动脉系供血区,少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根据CT表现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又可分为出血性脑梗死Ⅰ型、出血性脑梗死Ⅱ型、脑实质血肿Ⅰ型以及脑实质血肿Ⅱ型,临床表现复杂并且多变,CT和MRI检查均可明确诊断,给予积极治疗后,好转22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26.67%。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主要有:心源性脑栓塞、高血压、高血糖、抗凝或溶栓史,常发生于脑梗塞后的3天内,应注意观察发病过程并给予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出血性脑梗死Ⅱ型和脑实质血肿Ⅱ型预后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2055 / 2055
页数: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