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深层次博弈及中国的策略选择

被引:13
作者
方行明 [1 ]
熊江尧 [2 ]
张焱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研究所
[2]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美贸易冲突; 博弈; 经济开放; 中国制造2025; 修昔底德陷阱; 合作共赢; 相向而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171.2 [];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互惠互利的中美贸易对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扮演"世界工厂""组装车间"角色的过程中资源整合能力发挥到极致,同时也引领了世界各国向美国出口价廉物美的产品。中国能够有这种高超的资源整合能力很大程度上源自文化的"同化"和"包容"性,其"经济同化力"在未来的转型与进一步开放发展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经济对外贸已经有了一定的弹性和吸融能力,正因此导致美国对中国发展的焦虑。表面上,美国的贸易逆差是贸易冲突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来自中美之间的深层次博弈,即"修昔底德陷阱"的形成。当前中国经济开放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正在进行更大程度、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中美未来合作共赢仍是最佳选择。对此,中国需要处理好同美国的关系,切实推动新一轮开放,努力抢占新技术革命的制高点,积极推进国家发展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亚当·斯密, 1972
[2]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 商务印书馆[英]李嘉图(D·Ricardo) 著, 1962
[3]   A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wheat production competitivenes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J].
Hu, XP ;
Tu, WT ;
Fang, XM .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2004, 38 (04) :1074-1082
[4]   中美之间“修昔底德陷阱”的破解与中国逆境制胜的战略组合——从二维博弈到三维博弈的理论创新 [J].
方行明 ;
张焱 ;
丁俊菘 .
财经科学, 2017, (12) :97-107
[5]  
Do Democratic Transitions Produce Bad Economic Outcomes?. Dani Rodrik,Romain Wacziarg. The American Economist . 2005
[6]  
Clash of theTitans. Zbignew Brezinsiki,John J Mearsheimer. Foreign Affairs . 2005
[7]  
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Heckscher,E. Ekonomisk Tidskrift . 1919
[8]  
中美经贸关系[M]. 中国市场出版社 , 王勇,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