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凉山州彝族贫困地区扶贫问题研究——以喜德县为例

被引:9
作者
王卓
机构
[1]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凉山州; 扶贫开发; 少数民族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以相对贫困标准来看,凉山州整个处于落后贫困的状态,并表现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特点。本文以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喜德县为例,深入解剖彝族贫困乡村的贫困现状和新世纪的扶贫实践,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凉山彝族扶贫乃至全国扶贫在新世纪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由此提出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新世纪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应进一步明确扶贫目标和准确界定贫困群体;在全国“一体两翼”的扶贫大方略下,应允许地方,尤其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方式推进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整体推进”的管理主体整合扶贫资源,使扶贫资源最直接有效地靠近扶贫目标;适度调整贫困标准。此外,扶贫应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有系统性的政策安排,有专业性的工作队伍,有职能化的组织指导,有规范化的执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贫困人口反弹的背后.[N].吴晨光;周密;.南方周末.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