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13
作者
江华 [1 ]
胡品平 [2 ]
徐正春 [2 ]
刘飞鹏 [3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3] 广东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关键词
森林限额采伐; 制度成本; 制度收益; 建议;
D O I
10.16832/j.cnki.1005-9709.2007.03.013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制度收益的制度绩效分析方法,引入斯密德的状态、结构、绩效(SSP)分析范式,对中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绩效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制度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得出: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成本大于收益,制度设计与目标产生了背离。建议对生态公益林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管治,而对商品林逐步取消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推进市场化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56+283 +2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 [J].
龙新毛 ;
张向前 .
林业资源管理, 2005, (01) :14-17+25
[2]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研究 [J].
沈文星 .
林业资源管理, 2004, (06) :1-4
[3]   我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J].
李锴 ;
张明 .
江西社会科学, 2004, (12) :242-246
[4]   森林采伐限额政策之寻租行为分析 [J].
周经纬 ;
文冰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 (04) :49-52
[5]   信息不对称、分成契约与超限额采伐——中国国有森林资源变化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 [J].
徐晋涛 ;
陶然 ;
危结根 .
经济研究, 2004, (03) :37-46
[6]   采伐限额政策对非公有制林业的影响 [J].
宋元媛 ;
曾寅初 ;
王兆君 .
林业经济, 2003, (12) :35-36
[7]   我国森林采伐限额政策评价 [J].
田明华 ;
张卫民 ;
陈建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1) :120-122
[8]   对新婚姻法一项新增原则的制度绩效分析 [J].
罗必良 ;
吴剑辉 ;
吴楚松 .
理论月刊, 2002, (12) :105-106+116
[9]   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问题的思考 [J].
李红庆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2, (02) :37-38
[10]   我国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政策失灵分析 [J].
杨建洲 ;
张建国 .
生态经济, 2001, (10)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