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思想的源流、科学内涵及推进路径

被引:14
作者
方兰
陈龙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绿色化”; 经济新常态;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2 [生态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绿色化"思想的提出有其理论渊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它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西方多个生态文明思潮的批判性吸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绿色观的发扬和升华,是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深化。"绿色化"思想有其科学内涵:它是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全新理念,一种低碳环保、绿色循环、高效节约的全新行为方式,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先进生产力发展模式,一套严密、求实、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一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我们要在其科学内涵基础上研究"绿色化"思想的外化方式与推进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周娟.安徽大学.2012, 09
[2]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美) 蒂滕伯格;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
[4]  
环境伦理学.[M].(美)戴斯·贾丁斯(JosephR.DesJardins)著;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
[6]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J].
张高丽 .
求是, 2013, (24) :3-11
[7]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治的推进 [J].
孙佑海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1) :11-14
[8]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 [J].
谷树忠 ;
胡咏君 ;
周洪 .
资源科学, 2013, 35 (01) :2-13
[9]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 [J].
余谋昌 .
桂海论丛, 2013, 29 (01) :20-28
[10]   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争论及其价值 [J].
王雨辰 .
哲学动态, 2012, (08)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