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保障到社会保护:社会政策理念的演进

被引:34
作者
唐钧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社会保护; 社会政策; 理念;
D O I
10.13644/j.cnki.cn31-1112.2014.10.007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推动下,"社会保护"逐渐成为国际上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的一个重要议题。"社会保护"是在社会保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张、实现手段不断丰富的背景下提出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护的核心内容,但是社会保护更具包容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相比沿用已久的社会保障概念形成的思维定式,社会保护容纳了社会服务、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等更多具体项目和实现手段,在指导国家层面的社会保障标准制定以及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社会保障到社会保护,也体现了社会政策理念的一种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建立国家社会保护底线 [J].
闰欣 .
中国社会保障, 2014, (01) :44-45
[2]   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标准立法理念探析 [J].
吕茵 .
理论界, 2013, (01) :75-77
[3]   低收入群体社会保护的政策含义及其框架 [J].
谢东梅 .
商业时代, 2009, (21) :55-56
[4]   亚太地区的社会保护政策——发展变化及争论焦点 [J].
Lynn·维拉考特 ;
葛蔓 .
中国劳动科学, 1993, (09) :33-36
[5]  
世界社会保障报告.[M].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 组织翻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6]  
中国社会保护体制改革研究.[M].尚晓援; 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7]  
21世纪社会保障展望.[M].(法)拉罗克等著;唐 钧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