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本土化研究的公共管理:有限性、逻辑与基本关系

被引:16
作者
任晓林
机构
[1] 延安大学文学院 延安
关键词
有限性; 本土化; 基本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普遍意义上的公共管理理论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不仅表现在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之上 ,也表现在技术化水平和公共管理期望解决的问题对学科本身的限制之上。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必须以上述认识为基础 ,重新思考理论平台、研究重心、学术视角、理论特色、研究意义等方面的逻辑问题 ,重新认识特殊政治下“统治”与“治理”的本质、模糊意义下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公共利益与公共目标的阶段性选择以及公民与政府的新型关系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 [J].
俞可平 .
南京社会科学, 2001, (09) :40-44
[2]   论政府成本 [J].
何翔舟 .
中国行政管理, 2001, (07) :53-56
[3]   科技全球化及中国的对策 [J].
王春法 ;
武夷山 ;
薛澜 .
中国科技论坛, 2001, (03) :3-9
[4]   新公共行政: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 [J].
康特妮 ;
马克·霍哲 ;
张梦中 .
中国行政管理, 2001, (02) :43-46
[5]   当代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中的范式选择 [J].
任晓林 ;
陈云鹏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1, (01)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