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共事件中民众“去政治化”的话语表达研究——基于南昌“象湖事件”的实地调研

被引:4
作者
李春雷 [1 ]
曹芝慧 [2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
[2]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关键词
社会公共事件; 去政治化; 话语表达; 扎根理论; 象湖事件;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7.07.012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50302 ;
摘要
网络社区的治理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的重点,线上线下联动式的"去政治化"话语表达成为社会公共事件频发的隐性因子。本文基于长时段对江西南昌市"象湖事件"事发地及其周边村庄的实地田野调研,将扎根理论与集体座谈研究方法相结合,对社会公共事件中当事各方的话语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民众在公共事件的话语表达中呈现"去政治化"倾向,通过弱者式、悲情式、戏谑化的表达方式建构起规避抗争风险的话语表达路径,由双微平台、QQ搭建起的媒介平台并非民意表达的最佳空间,反而成为加速事态演变、加剧社会风险的"发酵池",并尝试提出泛媒化影响下民众在公共事件中话语表达的新趋向。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3+101 +10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社会分层[M]. 华夏出版社 , (美)戴维·格伦斯基(DavidB.Grusky)编, 2005
[2]  
The power of Internet in China. Guobin Yang. . 2009
[3]   自媒体时代借媒抗争的话语表达研究——基于南昌“象湖事件”的思考 [J].
李春雷 ;
曹芝慧 .
新闻界, 2016, (19) :29-35
[4]   突发群体性事件主体的权利话语表达研究——基于茂名PX事件的实地调研 [J].
李春雷 ;
范帆 .
当代传播, 2016, (05) :59-62
[5]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阈下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再审视:资本、大众媒介与国家 [J].
赵永华 ;
姚晓鸥 .
国际新闻界, 2015, 37 (01) :63-74
[6]  
宣传[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刘海龙, 2013
[7]  
现代性的后果[M]. 译林出版社 , (英) 吉登斯 (Giddens, 2011
[8]  
去政治化的政治[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汪晖, 2007
[9]  
社会心理学[M].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美)戴维·迈尔斯(David, 2006
[10]  
社会冲突的功能[M]. 华夏出版社 , (美)科 塞(Coser,A.)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