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及仿真研究

被引:105
作者
欧忠辉 [1 ]
朱祖平 [1 ]
夏敏 [2 ]
陈衍泰 [2 ,3 ]
机构
[1]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3] 浙江工业大学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共生演化; 共生模式; 仿真;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7.12.006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探讨不同环境下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问题,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模型,分析共生演化模型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对不同的共生演化模式进行计算机仿真,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为例进行实证,提出促进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共生合作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创新生态系统是由核心企业共生单元、配套组织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通过各种共生模式在所形成的共生界面上从事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等共生活动的复杂系统。(2)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均衡结果取决于核心企业、配套组织之间共生系数的取值。(3)互惠共生是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单元演化的最佳方向,应致力把寄生共生和偏利共生模式转换到互惠共生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Innovation ecosystems: A critical examination.[J].Deog-Seong Oh;Fred Phillips;Sehee Park;Eunghyun Lee.Technovation.2016,
[2]  
Equilibrium Innovation Ecosystems: The Dark Side of Collaborating with Complementors.[J].Andrea Mantovani;Francisco Ruiz-Aliseda.Management Science.2015, 2
[3]   Industry Platforms and Ecosystem Innovation [J].
Gawer, Annabelle ;
Cusumano, Michael A. .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4, 31 (03) :417-433
[4]   VALUE 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 HOW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NEW TECHNOLOGY GENERATIONS [J].
Adner, Ron ;
Kapoor, Rahul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31 (03) :306-333
[5]  
Open innovation in SMEs—An intermediated network model.[J].Sungjoo Lee;Gwangman Park;Byungun Yoon;Jinwoo Park.Research Policy.2009, 2
[6]   The technological roadmap of Cisco's business ecosystem [J].
Li, Yan-Ru .
TECHNOVATION, 2009, 29 (05) :379-386
[7]   合作稳定性、参与动机与创新生态系统自组织进化 [J].
张华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 38 (12) :59-73+128
[8]   基于MLP框架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J].
孙冰 ;
徐晓菲 ;
姚洪涛 .
科学学研究, 2016, 34 (08) :1244-1254
[9]   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基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案例研究 [J].
王宏起 ;
汪英华 ;
武建龙 ;
刘家洋 .
中国软科学, 2016, (04) :81-94
[10]   产业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控制力能够促进知识溢出吗? [J].
王伟光 ;
冯荣凯 ;
尹博 .
管理世界, 2015, (06) :9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