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视域下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中国省级政府的比较研究

被引:33
作者
彭云 [1 ]
马亮 [2 ]
机构
[1]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2]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务服务“好差评”; “放管服”改革; 公共服务满意度; 政府绩效评估; 双层赋权;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20.06.001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是国务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又一重要制度创新。政务服务机构依托各层级政务平台和"好差评"管理体系,汇聚、整合、分析、共享各类政务服务的评价信息,打破政府侧与公众侧的信息隔阂,推动政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服务需求与有限公共资源相匹配。从本质上看,政务服务"好差评"既是创新和完善行政监督的结构性变革,也是优化政务运行的机制性创新,还是一项战略性治理工具,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协同性和精准性等特点。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政府政务服务"好差评"建设的比较分析,阐释其在公共价值、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流程、结果应用和评价类型等六个维度的表现。据此提炼平台层"技术—制度"赋能与应用层"国家—社会"双向赋权相结合的"双层赋权"制度逻辑,以期为理解、解释和推进"放管服"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放管服”改革:理论意蕴与政策启示 [J].
马亮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6 (05) :88-99+124
[2]   差异化达标“作为”:基层干部的行动逻辑——基于M县精准扶贫实践的个案 [J].
彭云 ;
冯猛 ;
周飞舟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59 (02) :28-41
[3]   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政策意蕴、理论阐释与路径建构 [J].
翟云 .
行政管理改革, 2020, (03) :66-72
[4]   “钟摆式回应”:回应性不足的一种解释——基于S市地方领导留言板的实证研究 [J].
邵梓捷 ;
杨良伟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0, (01) :114-122
[5]   区块链政务服务:技术赋能与行政权力重构 [J].
张楠迪扬 .
中国行政管理, 2020, (01) :69-76
[6]   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对强化监督深化改革的可预期性探析 [J].
石亚军 ;
吕勇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12) :10-15
[7]   公众参与如何影响公众满意度?——面向中国地级市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 [J].
马亮 ;
杨媛 .
行政论坛, 2019, 26 (02) :86-94
[8]   公众参与的政府绩效评估是否奏效:基于中国部分城市的多层分析 [J].
马亮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8, (03) :113-124
[9]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周雪光,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