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合并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行政化导向及其矫正

被引:37
作者
李冉 [1 ,2 ]
聂玉霞 [3 ,1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3] 山东农业大学
关键词
村庄合并; 农村社区; 行政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村庄合并后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在职能定位、机构设置、管理运行等方面,都出现了行政化导向不断增强的趋势,若不及时矫正,将会对乡村治理产生多重影响。为此,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改变压力型体制,实现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组织的良性协调运转。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合作治理的生成:从控制、竞争到合作 [J].
柳亦博 .
天津社会科学, 2015, (03) :92-95
[2]   和谐视角的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 [J].
秦小建 .
重庆社会科学, 2011, (01) :64-70
[3]   村级组织的官僚化及其逻辑 [J].
欧阳静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 (04) :15-20
[4]   善治政府:当代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目标愿景 [J].
张娟 .
理论月刊 , 2010, (02) :79-81
[5]   推行村民自治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要关系 [J].
李俊清 .
支部建设, 2000, (06) :30-31
[6]  
增量民主与善治.[M].俞可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  
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M].荣敬本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