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域合作的互联互通: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被引:22
作者
吴泽林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一体化; 互联互通; 区域主义; 区域合作; 地区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欧洲一体化曾被誉为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合作模式,是区域合作的典范。然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及伴随其一直存在的道义问题揭示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深刻挑战,同时,以欧洲发达市场所组成的区域合作路径虽然符合欧洲区情,但并不一定适用于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地区。因而,亚洲区域合作需要有自己的理论指导。欧洲的目标是建立政治联盟,主要是趋同过程,旨在从多元走向统一。亚洲的目标是建立共通的区域,主要是对接过程,旨在从多元走向共通。欧洲一体化和亚洲互联互通都是对一定区域内如何促进人、财、物、智有序地自由流动的回答。与欧洲不同,亚洲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最大限度保留主权的前提下推进区域合作。以此,一个初步的互联互通分析框架得以构建,这一框架以跨国主义为方法论,以差异性为前提,以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为主要内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前突破,以区域大国的责任和道义及政府间机制为持续保障,从而形成循环的对接过程。与区域合作的欧洲路径相比,亚洲互联互通路径对于发展中地区可能更具有借鉴意义。"互联互通"概念不应仅在政策领域探讨,而且应上升到区域合作理论层面,成为亚洲区域合作理论的内核。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92+157 +157-158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说文解字.[M].许慎.中华书局.2013,
[2]  
多元一体.[M].伍贻康; 等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3]  
地区构成的世界.[M].(美) 卡赞斯坦;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新区域主义与东亚经济一体化.[M].陈勇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欧洲一体化史.[M].李世安;刘丽云等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6]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美)詹姆斯·多尔蒂;(美)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7]   拉美基础设施问题与中拉合作 [J].
芦思姮 .
社会科学战线, 2015, (10) :74-82
[8]   民族区域与共通体:欧洲转型的两个阶段 [J].
高奇琦 .
欧洲研究, 2014, 32 (05) :33-50+6
[10]   非洲经济一体化五十年 [J].
舒运国 .
西亚非洲, 2013, (01) :8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