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报纸”:基于两起停刊事件的元新闻话语研究——以《东方早报》和《京华时报》为例

被引:25
作者
白红义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关键词
停刊; 危机; 元新闻话语;
D O I
10.16057/j.cnki.31-1171/g2.2017.04.002
中图分类号
G21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纸质媒体的关闭已经成为传统新闻业陷入"危机"的一个标志。本文以《东方早报》和《京华时报》的停刊为案例,广泛搜集围绕这两起报纸停刊事件的新闻报道、评论和网络讨论,以元新闻话语为理论视角进行一个探索性的研究,意在揭示不同话语主体对于停刊事件的阐释模式及其意义。总体而言,在危机话语的主框架下,不同的话语主体对于停刊事件的阐释略有不同,又形成了告别、纪念、怀旧、转型等子框架。对危机的认知和应对关系到新闻业的未来,但从围绕停刊事件的讨论来看,还有不少亟待解构的迷思。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商业主义”统合与“专业主义”离场:数字化背景下中国新闻业转型的话语形构及其构成作用 [J].
李艳红 ;
陈鹏 .
国际新闻界, 2016, 38 (09) :135-153
[2]   “点燃理想的日子”——新闻界怀旧中的“黄金时代”神话 [J].
李红涛 .
国际新闻界, 2016, 38 (05) :6-30
[3]   告别“黄金时代”:——对52位传统媒体人离职告白的内容分析 [J].
陈敏 ;
张晓纯 .
新闻记者, 2016, (02) :16-28
[4]   记者作为阐释性记忆共同体:“南都口述史”研究 [J].
白红义 .
国际新闻界, 2015, 37 (12) :46-66
[5]   媒体记忆中的边界区分,职业怀旧与文化权威——以央视原台长杨伟光逝世的纪念话语为例 [J].
陈楚洁 .
国际新闻界, 2015, 37 (12) :26-45
[6]   框架视角下的美国新闻业危机 [J].
李赛可 .
新闻记者, 2015, (11) :12-20
[9]   重思新闻业危机:文化的力量——杰弗里·亚历山大教授的文化社会学反思 [J].
周红丰 ;
吴晓平 .
新闻记者, 2015, (03)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