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效率还是低成本?——华为追赶爱立信

被引:7
作者
陈德智
刘辉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技术赶超; 技术追赶; 研究与开发; 华为公司; 技术创新;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4.12.010
中图分类号
F426.63 [];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406.7 [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在关于技术赶超的研究文献中,还没有以中国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的。本文所研究的华为公司,从1988年创立到2009年的20年间,以持续高效率的R&D投入,取得了在核心技术领域专利数量、市场份额等全球领先,实现了技术赶超;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业绩?本文以爱立信作为华为技术追赶的标杆企业,运用道格拉斯模型计算2002-2009年间R&D投资对销售收入的产出弹性;同时,以描述统计方式,对华为与爱立信进行了R&D经费、人员投入和专利产出的趋势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华为在持续高额R&D投入的同时取得了持续的高投入产出效率,其R&D投入产出弹性为0.85,远远高于爱立信(-1.0),表明华为的R&D投入产出效率远高于爱立信;但同时,随着爱立信的R&D人员数量的减少,华为的R&D人员数量却迅速增加,在人员数量与工作量的投入远高于爱立信,人均专利申请数量却只是爱立信的一半;通过对研究结果的理论分析后发现,华为实现技术赶超的主要原因在于持续稳定的R&D经费和高比重、低成本R&D人员投入,明确的技术战略和先进的技术管理,有效的专一化、低成本与差异化的策略组合,在行业环境变化、领先者发展趋缓的时候,实现了技术赶超。
引用
收藏
页码:1836 / 18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工业R&D产出弹性测算(1993—2002) [J].
吴延兵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69-890
[2]   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 [J].
吴延兵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129-1156
[3]   技术跨越概念与标志界定研究 [J].
陈德智 .
科学学研究, 2006, (03) :364-367
[4]   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 [J].
邹薇 ;
代谦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5) :26-38+205
[5]   技术跨越的可能性与机会窗口 [J].
袁泽沛 ;
陈金贤 .
中国软科学, 2001, (08) :50-53
[6]  
华为研发[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张利华, 2009
[7]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 2009
[8]  
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经济计量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伍德里奇, 2007
[9]  
技术跨越[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陈德智著, 2006
[10]  
华为的世界[M]. 中信出版社 , 吴建国,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