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被引:37
作者
朱显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国土整治,生态环境,共同攻关目标,科学、技术与工程;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1995.01.001
中图分类号
F323.21 [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黄土高原的国土整治是当今非常紧迫而重大的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关系着黄土高原本部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同时也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地带的土地沙化及其防治;黄土高原北部能源基地的综合开发与改善生态环境和复耕;以及根治黄河水患,调节增进我国大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等息息相关。这项工程的有效实施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符合黄土高原形成环境及其演变规律,并有利于各行各业大发展的方针政策。这样就必须要求科学、技术和工程紧密联系。曾由作者提出的“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28字方略可以当此重任。这个把科学、技术和工程联系在一起的整治黄土高原全部国土的方略,经过多年来在具体实践中广泛对照和进一步研究表明它确比较切实可行。因为它首先符合2.5Ma以来黄土高原形成,尤其厚层黄土一古土壤结构剖面的形成及其变迁规律 ̄[1];其次它又能充分发挥并也能巩固提高黄土地层及其现代土壤固有的优良特性(高入渗、高有效蓄水等)的生产潜力,可以确保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2];其三,它具有一个明确而又能促进科研、生产以及其它经济建设相互配合的共同攻关目标,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以往各行各业重踏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黄土─土壤结构剖面构型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 [J].
朱显谟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4, (02) :1-9
[2]   强化黄土高原土壤渗透性及抗冲性的研究 [J].
朱显谟 ;
田积莹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3, (03) :1-10
[3]   试论中国黄土高原土壤与环境 [J].
朱显谟 ;
祝一志 .
土壤学报, 1992, (04) :351-357
[4]   黄土高原植物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的有效性 [J].
李勇 ;
朱显谟 ;
田积莹 .
科学通报, 1991, (12) :935-938
[5]   中国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整治研究 [J].
朱显谟 ;
任美锷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1, (01) :21-28
[6]   中国黄尘初探 [J].
朱显谟 ;
祝一志 .
第四纪研究, 1990, (03) :244-250+291
[7]   走在十字路口的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在1985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侵蚀座谈会上的发言 [J].
朱显谟 .
水土保持通报, 1986, (03) :5-11
[8]   黄土高原水蚀的主要类型及其有关因素 [J].
朱显谟 .
水土保持通报, 1981, (03) :1-9
[9]   黄土地区植被因素对于水土流失的影响 [J].
朱显谟 .
土壤学报, 1960, (02) :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