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国家(地区)企业技术能力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基于潜在转换分析方法

被引:6
作者
王芳
赵兰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技术能力; 动态演进; 潜在转换分析; 后发国家企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国际技术转移对于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能力追赶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东欧和中亚国家多个企业技术能力的动态演进过程,并探讨国外技术对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同于以往文献中案例研究的分析方法,本研究提出潜在转换分析(LTA)的计量经济方法探讨大量企业技术能力演进的进程,拓展了研究对象的范围。该模型测算出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三个动态阶段,研究发现企业技术能力的发展存在粘滞现象,所以他们向更高阶段的发展需要有意识努力和策略。在不同的国际技术转移渠道中,直接技术来源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尤其是技术许可和进口中间投入显著促进技术能力处于中低阶段的企业向高级阶段转移升级,FDI对于处于低水平技术能力的企业发展更为重要,而出口对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作用并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学习行为评估 [J].
黄志成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4, 31 (06) :59-62
[3]   创新型企业的形成路径:基于技术能力和创新战略作用的实证分析 [J].
何建洪 .
中国软科学, 2012, (04) :143-152
[4]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 [J].
于渤 ;
张涛 ;
郝生宾 .
中国软科学, 2011, (10) :153-165
[5]   隐马尔可夫模型及其最新应用与发展 [J].
朱明 ;
郭春生 .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0, 19 (07) :255-259+216
[6]   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东亚与拉美发展模式比较 [J].
吴德进 ;
陈捷 .
经济经纬, 2010, (04) :46-50
[7]   技术差距、技术能力与后发地区技术赶超 [J].
欧阳峣 ;
生延超 .
中国软科学, 2008, (02) :153-160
[8]   自主创新及创新自主性测度研究 [J].
宋河发 ;
穆荣平 ;
任中保 .
中国软科学, 2006, (06) :60-66
[9]  
Opennes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vidence from Firm-Level Surveys[J] . Rita Almeida,Ana Margarida Fernand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 2008 (5)
[10]   Do exports generate higher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Slovenia [J].
De Loecker, Jan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7, 73 (01) :6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