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差距、因果累积与经济增长

被引:14
作者
周立群 [1 ]
邹卫星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地区差距; 极化与扩散; 因果累积; 经济增长;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06.06.01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京津冀地区差距持续存在并在不断扩大,地区差距主要来自于政府行为推动的因果累积效应。极化和扩散是解析该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概念,极化强于扩散是该区域的典型特点。尽管极化在城市发展一定阶段有其必然性,但扩散优于极化。该区域资本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较小,GDP和资本具有自我累积效应,城市规模不具有自我累积效应。数据分析表明,文化和劳动投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贡献,而城市化和技术进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性作用。整合和协调区域资源,发挥大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适当缩小区域经济差距,避免区域内部的极化和贫化,是“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 [J].
张吉鹏 ;
吴桂英 .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04) :60-81
[2]   解决环京津地带贫困与生态问题研究 [J].
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
宏观经济研究, 2004, (07) :57-59+63
[3]   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 [J].
刘夏明 ;
魏英琪 ;
李国平 .
经济研究, 2004, (07) :70-81
[4]   结构转型与地区收敛:美国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范剑勇 ;
张涛 .
世界经济, 2003, (01) :42-48
[5]   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J].
蔡昉 ;
王德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5) :41-54+204
[6]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Robert Solow. Quarterly Journal .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