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

被引:111
作者
孙建卫
陈志刚
赵荣钦
黄贤金
赖力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碳足迹; 投入产出; 碳排放; 影响力; 感应力;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结合IPCC的清单方法对中国历年碳排放进行了核算,以区域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对生产我国满足国民经济最终消费的产品(服务)量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量进行了分析,并对碳排放足迹及各部门之间的碳关联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①中国2002年碳排放足迹为176 528.10万t,人均碳足迹为1.374 26t/人,其中大部分源于国内最终使用的排放。②从足迹类型上看,中国属于价值量顺差与碳排放足迹逆差共存型,即碳排放净输入国。贸易额增长对碳排放足迹的增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③制造业、电力、热力行业与农业的排放足迹占到了总排放足迹的80%以上,是对碳排放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部门。④足迹影响力分析显示,电力、热力行业占据了碳排放足迹需求的强势地位;足迹感应力分析表明,国民经济及其相关产业对电力、热力行业和制造业碳排放的拉动力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生态足迹模型 [J].
曹淑艳 ;
谢高地 .
生态学报, 2007, (04) :1499-1507
[2]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区域生态足迹调整分析——以2002年江苏省经济为例 [J].
赖力 ;
黄贤金 ;
刘伟良 ;
赵登辉 .
生态学报, 2006, (04) :1285-1292
[3]  
特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与排放特征分析[D]. 郭运功.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  
Twelve metropolitan carbon footprints: A preliminary comparative global assessment[J] . Benjamin K. Sovacool,Marilyn A. Brown.Energy Policy . 2009 (9)
[5]   Toward a scenario analysis framework for energy footprints [J].
Ferng, JJ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2, 40 (01) :53-69
[6]   Using composition of land multiplier to estimate ecological footprints associated with production activity [J].
Ferng, JJ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 37 (02) :159-172
[7]   A modified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ustralia [J].
Lenzen, M ;
Murray, SA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 37 (02) :22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