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洪灾淹没区鼠类群落结构恢复的生态过程

被引:13
作者
张美文
王克林
王勇
郭聪
李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
[3]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沙
[4] 成都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鼠群落结构; 演替; 洞庭湖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S443 [鼠害];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4 ;
摘要
在 1998年特大洪灾中被淹没 3个多月的湖南省安乡县安造大垸 ,经退水后连续 3a的观察 ,揭示了洪涝灾害对鼠类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群落演替或恢复的过程。当地的优势种黑线姬鼠是洪灾后农田区残留的主要鼠种 ,但密度极低 ;房舍区则以中型鼠褐家鼠与黄胸鼠为主 ,并保持较高的密度。在农田 ,灾后近 2 a时间内都仅捕获黑线姬鼠 ,而农房的鼠种组成很快变成与未被淹地区相似 ,不同的是在未被淹地区小家鼠的比例比灾区高。比较灾区与对照区群落的鼠种组成、群落优势度及优势集中性指数、群落的多样性与均匀性指数、群落相似性系数 ,发现随着群落的演替 ,灾区鼠群落逐步地与对照区趋于一致 ;仅有灾区的害鼠密度例外 ,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由于房屋的顶层或楼房的 2层以上部分 ,在洪灾中未被淹没而成为害鼠的避难地 ,因此洪涝灾害对房舍区鼠群落结构的破坏比农田区的小 ,这从灾后的鼠密度和结构的变化可知 ,也是房舍区鼠类群落的恢复速度比农田区快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212 / 12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中游农区洪涝灾害后鼠类数量动态 [J].
张美文 ;
王克林 ;
王勇 ;
郭聪 ;
李波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 (02) :184-188
[2]   化学灭鼠对长江流域农区鼠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J].
张美文 ;
王勇 ;
李波 ;
郭聪 ;
陈安国 .
生态学报, 2003, (02) :320-329
[3]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形成机理与生态减灾和流域管理对策 [J].
王克林 ;
章春华 ;
易爱军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6) :3-10
[4]   城镇灭鼠后鼠类种群数量的恢复及其控制对策的探讨 [J].
戚根贤 ;
姚伟兰 ;
王骏 ;
杨标 .
兽类学报, 1998, (03) :226-230
[5]   洪涝灾害及灾期灭鼠对鼠类生态的影响 [J].
孙成斋,杨玉芝,何素勤,朱理业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4, (01) :54-56
[6]   草原灭鼠后鼠类群落演替的研究 [J].
侯希贤 ;
董维惠 ;
周延林 ;
杨玉平 ;
张耀星 ;
薛小平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3, (04) :271-274
[7]   特大洪涝灾害对鼠类种群结构和数量的影响及其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关系和防治策略的探讨 [J].
刘春生 ;
王以银 ;
吴万能 ;
胡兴强 ;
许金桂 ;
杨健军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2, (05) :291-295
[8]   洪涝灾害对江苏省部分地区鼠密度的影响 [J].
孙俊 ;
章进宝 ;
葛恒峥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2, (05) :322-322
[9]   灭鼠村庄家鼠群落变化的10年观察 [J].
赵承善 ;
曲宝泉 ;
张世水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2, (04) :211-214
[10]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M]. 科学出版社 , 许厚泽,赵其国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