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力平衡失调与颈椎病——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133
作者
施杞
郝永强
彭宝淦
姜杰
王拥军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颈椎病;动物模型;动力平衡;静力平衡;风寒湿邪;
D O I
10.16306/j.1008-861x.1999.01.018
中图分类号
R681.55,R-33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为探讨颈椎生物力学失衡与颈椎病发生的关系,通过切除大鼠颈部肌群、切断兔颈棘上和棘间韧带及风寒湿刺激低头位兔颈部肌肉,采用组织形态学、生物化学及血液流变学等观察方法,分别建立颈椎动力性平衡失调、静力性平衡失调以及风寒湿痹证型颈椎病动物模型。造模后(6~8个月)X光片示:动物颈椎生理弯曲消失甚至反曲,椎间孔变小,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赘形成;光镜、电镜也充分证实颈椎间盘的进行性退变过程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动物颈椎间盘中HE、5 HT、PGE2和6 酮 PGF1a含量变化经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组与风寒湿复合模型组LPO、SOD含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证实,颈椎生物力学失衡是颈椎退变的主要机制,提出“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颈椎病病机学说,并认识到,风寒湿邪可加速、加重颈椎生物力学失衡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颈椎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J].
王拥军 ;
施杞 ;
彭宝淦 .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7, (06) :14-18
[2]   椎体骨赘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J].
施杞 ;
彭宝淦 ;
贾连顺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997, (05) :55-56
[3]   施杞教授关于颈椎病理论与临床的探讨 [J].
王拥军 .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7, (03) :62-64
[4]   脊柱不稳(下)附视频 [J].
戴力扬 .
颈腰痛杂志, 1994, (04) :247-250
[5]   颈椎病生物力学发病机制实验研究 [J].
余家阔 ;
吴毅文 ;
戴先进 ;
赵建华 ;
魏俊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0, (01) :47-51
[6]   肢体痹证的造模方法 [J].
王绪辉 ;
郑效文 ;
施杞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1986, (03)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