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我国耕地土壤碳循环研究若干问题

被引:37
作者
潘根兴
赵其国
蔡祖聪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耕地; 生产力; 土壤固碳; 碳循环; 全球变化; 农业可持续发展; 京都议定书; 温室气体减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地球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阐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演变及其对日益升高的大气CO2 的收集与固定能力以及未来趋势。土壤有机碳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和活跃的碳库,同时又是土壤肥力和基础地力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它影响着耕地生产力及其稳定性。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农业土壤碳循环及固碳潜力的研究将越来越成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主流趋势,国际科学界十分关注人为利用管理下土壤固碳潜力的变化。配合土壤固碳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与预测未来通过改变管理政策与农业技术途径而可能达到的固碳能力成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我国农业面临着稳定耕地生产能力和补偿工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和挑战,但我国耕地地力不稳、有机碳水平较低的现状又为实行固碳农业带来了机遇。我国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耕地农业利用与土壤碳循环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对耕地土壤固碳潜力及其过程的影响是国际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没有解决而又只能由我国自己来解决的重大科学理论问题。当前,我国急迫需要启动对耕地土壤碳循环与固碳潜力及其调控途径的重大基础研究,摸清国家尺度耕地土壤的固碳能力,认识耕地固碳与生产力保持的耦合机制,明确耕地土壤固碳与稳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J].
潘根兴 ;
赵其国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384-393
[2]   东北三省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模拟研究 [J].
邱建军 ;
王立刚 ;
唐华俊 ;
李红 ;
Changsheng Li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8) :1166-1171
[3]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J].
潘根兴 ;
李恋卿 ;
张旭辉 ;
代静玉 ;
周运超 ;
张平究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4) :609-618
[4]   中国耕地资源安全问题及相关对策思考 [J].
赵其国 ;
周炳中 ;
杨浩 ;
刘世亮 .
土壤, 2002, (06) :293-302
[5]   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效应 [J].
彭少麟 ;
李跃林 ;
任海 ;
赵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5) :705-713
[6]   全球变化科学进展与未来趋势 [J].
叶笃正 ;
符淙斌 ;
董文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467-469
[7]   国际地球科学发展态势 [J].
孙成权 ;
曲建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3) :344-347
[8]   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 [J].
李长生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45-350
[9]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J].
沈宏 ;
曹志洪 ;
王志明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3) :15-2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