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非法集资产生的原因

被引:8
作者
瞿苇
潘淑娟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
关键词
非法集资; 行为经济学; 预期理论; 农村金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非法集资在中国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尽管公安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曾多次联手打击,却仍屡禁不止。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非法集资的预防和惩治给出了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36 / 23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非法集资“处置难”问题透视 [J].
蓝波 .
南方金融, 2006, (08) :69-70
[2]   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现象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J].
杨明 .
统计与决策, 2005, (12) :95-96
[3]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与探索 [J].
姜波克 ;
薛斐 ;
不详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05) :57-62
[4]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解释 [J].
刘明辉 ;
李黎 .
财会通讯, 2003, (10) :19-23
[5]   欺诈性非法集资的经济学分析 [J].
谢识予 .
世界经济文汇, 1997, (04) :14-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