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50
作者
郭景春
程介士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针刺原理研究所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关键词
电针; 微透析; 脑缺血; 氨基酸类;
D O I
10.13460/j.issn.1005-0957.2000.01.028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采用微透析技术及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结果 缺血时谷氨酸及门冬氨酸含量明显升高,再灌后逐渐回降;电针组上述两种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缺血组,再灌后亦如此。结论 电针可抑制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的过量堆积。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督脉穴位针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作用 [J].
金竹青 ;
顾法隆 ;
陈汝兴 ;
程介士 .
针刺研究, 1999, (01) :5-7
[2]   不同穴位针刺对暂时性局部脑缺血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和脑梗塞体积的影响 [J].
金竹青 ;
程介士 .
上海针灸杂志, 1998, (05) :39-41
[3]   电针对脑局部缺血再灌流损伤大鼠自由基的影响 [J].
陈志强 ;
耿稚萍 ;
张吉 ;
张学勤 ;
赵毅 ;
高玉红 .
中国针灸, 1998, (07) :25-28+4
[4]   谷氨酸载体在鼠脑缺血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 [J].
晏义平 ;
孙凤艳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8, (02) :40-42
[5]   电针对沙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原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应赛霞,程介士 .
神经科学, 1994, (01)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