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国哪吒的燃情机制

被引:22
作者
白惠元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哪吒; 朋克; 优绩主义; 动画电影; 世界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954 [美术片];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是“国漫崛起”的全新高度。影片传递出对优绩主义的省思:叛逆少年为了拯救世界而参加考试,却在考场中逐渐觉醒,最终与制度割席。人物群像揭示了一种优绩主义处境:功绩主体被困在系统里。自古至今,哪吒形象一直具有鲜明的抵抗性民族文化基因。朋克哪吒的动画形象则暗含了一条从欧洲到中国的跨文化转化路径。本片从美学风格与文化记忆传承两个方面,有力印证了中国动画的世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6+162 +162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