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阻碍及建议

被引:20
作者
张夏恒 [1 ,2 ]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低空经济; 战略性新兴产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62 [中国航空运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而低空经济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主要体现在技术、要素和应用方面,即:在技术层面,低空经济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支持;在要素层面,低空经济为新质生产力提供要素供给;在应用层面,低空经济为新质生产力开创应用场景。然而,低空经济在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存在低空经济体制机制亟待完善、低空制造技术支撑短板明显、低空经济技术与应用融合相对不足、低空经济专业人才相对短缺等问题。为此,建议完善低空经济体制机制、加快低空制造技术实现创新、充分推进低空经济技术与应用的融合、大力培养低空经济专业人才,以促进低空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