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7
作者
喻丽芝 [1 ]
袁存国 [2 ]
机构
[1]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2]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梗死; IL-6; IL-8; TNF-α; TM;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及TM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中IL-6、IL-8、TNF-α及TM的水平变化。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的IL-6、IL-8、TNF-α及T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各细胞因子有所下降,与急性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IL-6、IL-8、TNF-α及TM水平的变化,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病情的判断及预测患者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与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脂蛋白(a)的相关性研究 [J].
蔡力群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9 (11) :810-811
[2]   血清IL-13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治意义 [J].
奚宝珊 ;
吴育彬 ;
吴映华 .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22) :5337-5338
[3]   IL-10与急性脑梗塞 [J].
徐纪平 ;
赵玉玲 .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5 (01) :66-67
[4]   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及意义 [J].
袁平 ;
周翔宇 ;
黄黎 ;
何延政 .
临床荟萃, 2007, (11) :790-791
[5]   血管性痴呆患者外周血白介素IL-2、IL-6及IL-8的表达特征 [J].
朱幼丽 ;
周红 ;
孙姬 ;
邱潮林 .
中国全科医学, 2005, (15) :1246-1247
[6]   脑缺血再灌注后IL-8与微血管炎症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J].
狄政莉 ;
万琪 ;
王洪典 ;
马铁柱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4, (02) :87-90+125
[8]   Circulating monocyt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lack sufficient interleukin-10 production after lipopolysaccharide stimulation [J].
van Haelst, PL ;
Tervaert, JWC ;
Bijzet, J ;
Baljé-Volkers, C ;
May, JF ;
Langeveld, B ;
Gans, ROB .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2004, 138 (02) :364-368
[9]   Levels of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neurological worsening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J].
Vila, N ;
Castillo, J ;
Dávalos, A ;
Esteve, A ;
Planas, AM ;
Chamorro, A .
STROKE, 2003, 34 (03) :67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