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政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20
作者
黄徐亮 [1 ]
徐海东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新质生产力;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以科技金融体制构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文根据生产力理论和新质生产力内涵构建了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匹配2009—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探讨了科技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可以概括为技术进步效应、技术效率提升效应和规模效率提升效应,即科技金融政策通过降低要素搜寻成本、优化投入产出效率、强化协同合作以及促进知识溢出,最终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政策的城市生产力发展效应存在明显的营商环境、资源错配和发展能级差异。应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点,不断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服务质效。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M].王小鲁;胡李鹏;樊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2]   公司创业投资、技术契合度与被投资企业创新韧性 [J].
王雷 ;
吕诗晖 .
财经论丛, 2024, (07) :48-58
[3]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高技能创业人才吸引 [J].
焦豪 ;
崔瑜 ;
张亚敏 .
经济研究, 2023, 58 (12) :150-166
[4]   金融科技的经济稳定器作用:金融加速器理论的视角 [J].
王红建 ;
张科 ;
李青原 .
经济研究, 2023, 58 (12) :4-21
[5]   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地区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金融科技的视角 [J].
周少甫 ;
叶宁 ;
詹闻喆 .
经济学家, 2023, (08) :95-106
[6]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模式及机制分析 [J].
王定祥 ;
吴炜华 ;
李伶俐 .
改革, 2023, (07) :90-104
[7]   科技金融生态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效应及影响机制 [J].
方磊 ;
张雪薇 .
中国软科学, 2023, (06) :117-128
[8]   科技金融支持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研究 [J].
杨媛棋 ;
杨一帆 ;
寇明婷 .
科研管理, 2023, 44 (03) :10-18
[9]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廖高可 ;
李庭辉 .
经济学动态, 2023, (03) :141-158
[10]   工业智能化、产业集聚与碳生产率 [J].
孟凡生 ;
赵艳 .
科学学研究, 2023, 41 (10) :1789-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