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适应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28
作者
谢欣露 [1 ,2 ]
郑艳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气候适应型城市; 适应能力; 城市韧性; 协同适应; 城市功能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P463.3 [城市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6 ; 070601 ;
摘要
提升城市韧性和气候适应能力的政策与实践是国内外城市与环境研究的新热点。我国正在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如何界定和评估不同城市的适应能力,是城市开展适应规划和决策的基础。作者以北京市为例,通过构建气候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10~2014年间16个区的城市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北京各区在经济支撑能力、社会发展能力、自然资源禀赋、技术适应能力和风险治理能力上都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不均衡性。研究发现综合适应能力与城市功能区分区较为一致,表明各区的功能定位对其发展和适应能力具有潜在影响。其中,核心城区由于发展基础较好,综合适应能力优势明显;发展新区面临基础设施薄弱、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治理要求不断提高等压力,综合适应能力最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应体现城市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前瞻性的适应规划,推进不同空间区域的协同发展,加强城市中心区与外围郊区的功能互补和协同治理,以此提升整个城市系统的综合适应能力和韧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6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Managing the risks of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S.[J].Pachauri; R K.UN Chronicle.2012, 1/2
[2]   Vulnerability [J].
Adger, W. Neil .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2006, 16 (03) :268-281
[3]   Understanding adaptation: What can social capital offer assessments of adaptive capacity? [J].
Pelling, M ;
High, C .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2005, 15 (04) :308-319
[4]   Social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 [J].
Cutter, SL ;
Boruff, BJ ;
Shirley, WL .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2003, 84 (02) :242-261
[5]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M].秦大河.科学出版社.2015,
[6]  
欧盟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机遇和挑战.[M].张明顺; 冯利利; 黎学琴; 编著.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7]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杜栋; 庞庆华;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8]   气候变化与韧性城市发展对策研究 [J].
王祥荣 ;
谢玉静 ;
徐艺扬 ;
鲁逸 ;
李昆 .
上海城市规划, 2016, (01) :26-31
[9]   从安全防御到安全无忧:新城市世界的可持续性和韧性 [J].
杰克埃亨 ;
秦越 ;
刘海龙 .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30 (02) :4-7
[10]   韧性城市:应对城市危机的新思路 [J].
徐江 ;
邵亦文 .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30 (0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