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验辨证的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

被引:41
作者
辛意 [1 ]
王天芳 [2 ]
杜彩凤 [2 ]
李力 [3 ]
任婕 [4 ]
金哲 [5 ]
赵红 [6 ]
经燕 [6 ]
邹小娟 [7 ]
刘宏奇 [8 ]
陈莹 [9 ]
王丽娜 [10 ]
刘瑞芬 [11 ]
王庆国 [2 ]
机构
[1]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
[3]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
[4]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内科
[5]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妇科
[6]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
[7] 湖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8]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
[9]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
[10]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11]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
关键词
绝经; 绝经前期; 绝经后期; 证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1.1 [妇科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9 ;
摘要
目的:通过规范专家经验辨证,提取证候要素,总结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两个阶段的常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并比较两者的异同。方法:纳入2006年10月2007年6月就诊于全国7家三级甲等医院且符合疾病诊断和纳入标准的1582例更年期综合征门诊患者,对其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在专家经验辨证证候名称规范化的基础上,提取病位和病性类证候要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涉及证候名称105个,常见证候是肾阴虚、肝肾阴虚、肝气郁结和肾阴阳两虚证。在此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6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7个。出现较多的病位类证候要素是肾、肝、脾、心,病性类证候要素是阴虚、气滞、气虚、阳虚、虚。围绝经期肝气郁结、脾肾两虚及气滞的分布较绝经后期明显增多,而绝经后期则多见肾阴虚证,且病位多在肾,其余证候与证候要素的分布趋势基本相似。结论:更年期综合征的证候分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证候要素分布则相对简约。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两阶段的证候、证候要素在总体分布上具有一致性,但在一些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出现频率上存在明显差异,可为揭示该疾病常见中医证候与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提供依据,并为临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提供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22 / 5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证素辨证学.[M].朱文锋;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中医药学名词.[M].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编.科学出版社.2005,
[3]  
绝经.[M].丁爱华等编写;张绍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妇产科学.[M].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5]  
妇产科综合征.[M].曹缵孙;陈晓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  
中医诊断学.[M].季绍良;成肇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7]  
中华妇产科学.[M].曹泽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