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土壤水分遥感计算及水循环过程分析

被引:8
作者
杨胜天
刘昌明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
[3]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北京
关键词
黄河; 土壤水分; 遥感; 水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1982~1998年AVHRR pathfinder遥感数据和黄河流域土壤水分、降水与蒸发观测资料基础上,应用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方法,计算出17年来黄河流域1 m土体各层土壤水分;在获得土壤水分数据基础上,以黄河流域中兰州、头道拐、龙门、三门峡、花园口和利津水文站为控制断面,将黄河流域划分为7个子流域,结合1982~1998年的径流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利用水量平衡方法分析了17年来黄河流域水循环动态特征.通过研究表明建立的大区域、连续时间段、厚层土体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方法及其框架是可行的;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4000 × 108 m3,蒸散量一般在3000 × 108~3500×108m3,土壤水年变化量在正负500×108m3之间;兰州以上河段是黄河流域中比较湿润的地区,多年平均蒸散发占降水量的比率为57%左右;黄河流域中最干旱的地区是内流区和山陕河段,多年平均蒸散比占降水的比率为78%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河流域土壤水分遥感估算 [J].
杨胜天 ;
刘昌明 ;
王鹏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5) :454-462
[2]   定量遥感反演作物蒸腾和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区域分异 [J].
张仁华 ;
孙晓敏 ;
刘纪远 ;
苏红波 ;
朱治林 ;
唐新斋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1) :959-968
[3]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及其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J].
王鹏新 ;
龚健雅 ;
李小文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1, (05) :412-418
[4]   水循环的生态学方面: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平衡研究进展 [J].
刘昌明 ;
孙睿 .
水科学进展, 1999, (03) :251-259
[5]   土壤水研究进展与评述 [J].
雷志栋 ;
胡和平 ;
杨诗秀 .
水科学进展, 1999, (03) :311-318
[6]   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进展 [J].
陈怀亮 ;
毛留喜 ;
冯定原 .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9, (02) :57-67
[7]   作物缺水指数监测旱情方法研究 [J].
申广荣 ;
田国良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01) :126-131
[8]   距平植被指数在1992年特大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J].
陈维英,肖乾广,盛永伟 .
环境遥感, 1994, (02) :106-112
[9]  
中国云水资源和土壤水资源[M]. 气象出版社 , 郭建平等编著, 2001
[10]  
农田土壤水的动态模型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李保国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