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针刺联合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附视频

被引:11
作者
陶红
张琦
机构
[1] 秦皇岛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穴位针刺; 脑心通胶囊;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研究穴位针刺联合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给予神经保护、抗血小板聚集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口服,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29%和70.5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SV)、红细胞压积(HCT)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针刺联合脑心通胶囊用于ACI患者溶栓后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保护神经功能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48 / 6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散风活络丸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J].
鲁广建 ;
张毅 ;
狄文玉 ;
张群妹 ;
焦路阳 .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0, 35 (05) :859-862
[2]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与心电图变化关系 [J].
许惠玲 .
中国医学工程, 2020, 28 (05) :42-44
[3]   不同病因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 [J].
蔡智立 ;
何奕涛 ;
付学军 ;
邹良玉 ;
李卓星 ;
周致帆 ;
陈思言 ;
王倩 ;
郭毅 .
中国卒中杂志, 2020, 15 (05) :504-509
[4]   通络涤痰饮联合针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IB及NPY水平的影响 [J].
王浩然 .
中医学报, 2019, (05) :1105-1108
[5]   脑心通胶囊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J].
王翔 ;
张铭 ;
谭兵 .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 34 (02) :322-326
[6]   头针疗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研究 [J].
高波 .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 (31) :19-20
[7]   阿加曲班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J].
李晶晶 ;
刘晓东 .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8, (05) :752-754
[8]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自噬的影响[J]. 徐勤红,彭拥军.中国针灸. 2018(05)
[9]   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朱巍 ;
王志英 ;
鲍洪雅 ;
骆晓兰 ;
吴明亮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 35 (06) :1607-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