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73
作者
陆学 [1 ,2 ]
陈兴鹏 [1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兰州大学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资源可持续利用; 废物资源化; 资源效用; 物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2 [生态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循环经济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内核不明晰,理论边界模糊,理论研究陷入"漂移状态"和"破碎困境";②资源效用是循环经济理论关注的永恒主题,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与最优配置,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资源效用的衡量标准不同;③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经济",其外延是"社会"和"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的研究范围包括资源节约与社会公平、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研究,但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本身并不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同时,总结了循环经济理论深化研究的几个方向:①废物资源化的形成机制研究;②同类产品频繁交易产生的资源浪费问题及其治理研究;③生产过剩与过度消费产生的资源浪费问题及其治理研究;④资源效用的度量标准、数学表达及其制度设计研究;⑤物质效率的定量计算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论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政策启示 [J].
王国印 .
中国软科学, 2012, (01) :26-38
[2]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途径的理论研究综述 [J].
王保乾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2) (S2) :1-4
[3]   循环经济:理念与创新 [J].
金涌 ;
冯之浚 ;
陈定江 .
中国工程科学, 2010, 12 (01) :4-11
[4]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J].
向来生 ;
郭亚军 ;
孙磊 ;
陈明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2) :76-78
[5]   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 [J].
诸大建 ;
邱寿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5) :1-6
[6]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 ;
李德水 ;
张为民 .
统计研究, 2006, (09) :23-26
[7]   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杨华峰 ;
张华玲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09) :123-128
[8]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 [J].
任勇 ;
吴玉萍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4) :131-136
[9]   循环经济的对象-主体-政策模型研究 [J].
诸大建 ;
黄晓芬 .
南开学报, 2005, (04) :86-93
[10]   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评价 [J].
章波 ;
黄贤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3)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