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进展与展望(英文)

被引:16
作者
闵庆文 [1 ]
何露 [1 ,2 ]
张丹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传统农业;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 中国; 联合国粮农组织; 生态农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K87 [中国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601 ;
摘要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探索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当今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面临生态系统退化、面源污染严重、遗传资源丧失、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等问题,促使人们转而学习传统农业的智慧与经验。本文从基于文献的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和基于实践的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研究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回顾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主要进展。指出,积淀深厚、成果丰富的农业历史和农业考古研究,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和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则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实践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农业生物多样性、多重价值、替代产业发展以及法律与政策保障等方面都有新的探索。未来研究中应进一步丰富研究内容,改进研究方法,深入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探索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稻田多个物种共存的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 [J].
张丹 ;
闵庆文 ;
成升魁 ;
王玉玉 ;
杨海龙 ;
何露 .
生态学报, 2010, 30 (24) :6734-6740
[2]   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研究 [J].
孙业红 ;
闵庆文 ;
成升魁 ;
钟林生 ;
齐晓波 .
旅游学刊, 2010, 25 (10) :57-62
[3]   China [J].
Chin, G. T. ;
Frolik, B. M. .
VESTNIK MEZHDUNARODNYKH ORGANIZATSII-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RESEARCH JOURNAL, 2010, 5 (02) :142-158
[4]  
不同稻作方式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J]. 张丹,闵庆文,成升魁,杨海龙,何露,焦雯珺,刘珊.应用生态学报. 2010(06)
[5]   农业生物多样性测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 [J].
张丹 ;
成升魁 ;
何露 ;
闵庆文 ;
焦文珺 .
资源科学, 2010, 32 (06) :1042-1049
[6]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J].
孙业红 ;
成升魁 ;
钟林生 ;
闵庆文 .
资源科学, 2010, 32 (06) :1026-1034
[7]   清代黔东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及其社会区域响应的初步研究 [J].
刘珊 ;
闵庆文 .
资源科学, 2010, 32 (06) :1065-1071
[8]   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保护与生态农业——以皖江地区为例 [J].
梁诸英 ;
陈恩虎 .
资源科学, 2010, 32 (06) :1077-1081
[9]   农业多功能性多维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J].
何露 ;
闵庆文 ;
张丹 .
资源科学, 2010, 32 (06) :1057-1064
[10]   生态系统服务消费计量——以传统农业区贵州省从江县为例 [J].
焦雯珺 ;
闵庆文 ;
成升魁 ;
甄霖 ;
刘雪林 .
生态学报, 2010, 30 (11) :2846-2855